【领导解读】亳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李丰局长解读亳州市城市体检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下步计划
发布时间:2022-07-20 11:18
信息来源: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一、总体情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部署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选取我市作为城市体检全国样本城市,充分肯定我市自城市体检开展以来的工作成效,并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
2021年,我市按照“体检先行、示范引领、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围绕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5个方面113项指标,发现我市中心城区存在路网密度低、停车泊位少等14个方面问题短板,并运用城市体检中发现的“城市病”,形成城市更新项目库,将体检指标和采集数据进行对比,同时编制完成了《亳州市2020年度城市体检报告》,圆满完成2021年度城市体检工作。
2022年7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建科【2022】54号),明确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工作方式、组织实施等内容,从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方面建立城市体检指标体系,采取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当前,我市已完成2022年城市体检报告第三方编制单位招标工作,正在对照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标准,认真开展数据采集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高位推动,高效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一是成立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第三方团队驻点我局集中高效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年度城市体检任务。
二是制定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及主要内容,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城市体检工作推进会,宣贯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同时,邀请第三方技术团队对有关市直部门进行培训,提高城市体检效能。
(二)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城市体检工作。
一是落实部省要求,明确指标体系。2021年,我市依据《安徽省城市体检技术导则(试行)》,结合地方特色以及已推进的相关工作,增加4项特色指标(CIM平台覆盖率、城市特色商贸市场建设情况、城市国内外游客量、历史城区景观视廊贯通性与可视性),建立了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5个维度81项指标体系。2022年将从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方面建立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围绕“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目标定位,增加特色指标,结合亳州城市发展特征推进城市体检工作。
二是运用多元数据,加强科学诊断。以政府统计数据和部门上报数据为基础,综合收集互联网大数据、遥感数据、手机信令数据、行业专业数据等多元数据进行补充完善,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全域覆盖不留死角的数据采集、摸清家底、全面体检。针对不同指标,以建成区、市辖区、市域为空间单元,利用不同的技术方法、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指标计算的精准度和权威性。
三是协同多个部门,加强公众参与。收集交通、自规、生态环境、教育等30个市直部门近5年体检指标数据及2022年指标目标值,了解部门问题及发展诉求。同时按照群众关切、数据可得的原则,通过“问卷星”“掌上亳州”等微信小程序调查、线下问卷发放、公众访谈等方式推出“亳州市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市民切身需求和殷殷期盼。
四是明确对标城市,找准城市“病灶”。对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洛阳、徐州,以及保定、宜春、许昌(“药都”安国、樟树、禹州所在地),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关规划等作为参考依据,加强数据对比,查找问题短板,实施多维度分析,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五是加强协调沟通,及时对接会商。由市城市体检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及第三方团队对城市体检工作进行定期会商,梳理清楚城市体检工作路径,多方矫正数据来源,保障信息准确对等。
(三)聚焦短板,统筹谋划城市更新项目。
城市体检是通过综合评价城市发展建设状况、有针对性制定对策措施,优化城市发展目标、补齐城市建设短板、解决“城市病”的一项基础工作,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城市更新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迅速成立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亳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亳州市城市更新资金管理办法》《亳州市城市更新土地资源管理暂行办法》《亳州市城市更新用地政策》《亳州市城市更新安置房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保障政策,并按照2—3平方公里城市更新单元,以低效闲置地块和零散棚户区为重点,已初步梳理出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等十大城市更新工程,目前部分项目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三、下步计划
一是做好“建”的文章。针对城市体检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依据病灶的轻重缓急,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分区,提出差异化的更新策略和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将亳州打造成为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二是做好“保”的文章。计划在《亳州市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出台相关支撑措施、修订标准规范、制定行动计划,以保障城市体检工作高质量推进。
三是做好“常”的文章。利用“城市大脑”,将城市体检数据获取、分析诊断、监测预警、整治跟踪的管理体系纳入CIM平台,体现精细化、标准化、高质量的城市管理理念,构建一套“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体检评估工作机制,在全面推动城市人居环境提升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做好“导”的文章。加强我市城市体检工作经验宣传,结合2022年国省体检工作要求、指导各区以及涡阳、蒙城、利辛开展2022年度城市体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