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重点工作任务 |
进展情况 |
序时进度 |
责任单位 |
1 |
204 |
每季度开展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和市场行为等综合执法检查工作。 |
1、3月21-24日,我局成立一季度综合执法检查组,对全市在建工程开展建筑工程综合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查处,视情况移交城管局查处;
2、6月21-24日,我局成立二季度综合执法检查组,对全市在建工程开展建筑工程综合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查处,视情况移交城管局查处;
3、9月14-15日,我局成立三季度综合执法检查组,对全市在建工程开展建筑工程综合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查处,视情况移交城管局查处; 4.12月18-20日,我局成立四季度综合执法检查组,对全市在建工程开展建筑工程综合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查处,视情况移交城管局查处。 |
100% |
建管科 |
2 |
205 |
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住建系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 |
1、3月29日,我局组织召开第一季度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听取各县区工作汇报并布置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
2、6月29日,我局组织召开第二季度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并部署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
3、9月25日,我局组织召开第三季度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并部署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 4、12月27日,我局组织召开第四季度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并部署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 |
100% |
建管科 |
3 |
206 |
推进重点工程管理制度和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 |
1、今年以来出台了《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一项一策”订单式服务工作方案》、《亳州市工业项目竣工联合验收“三个一”管理办法3.0(试行)》等共计39个改革文件。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和系统设置,研发智能引导、“双清单”模块,更加方便企业申报各项工程审批手续,聚力打造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四有”窗口。
2、经住建厅推荐,住建部评选,我市成功入选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全国试点城市,也是安徽省唯一成功入选城市。
3、我市“四色服务”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四有窗口”信息被安徽省政务信息第102期采用。我市持续深化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改革成效明显信息被安徽省政务信息第112期采用。我市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速工业项目建设信息被安徽信息(每日要报)2023第117期采用。我市四维能源安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竣工投产通过落实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加快项目建设信息被安徽省政务要情2023第126期采用。我市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工作落地,落实“三个一”竣工验收工作机制在人民日报上宣传报道。
4、办理建筑许可营商环境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考核分别位于全省第七、第四名、第五位。
5、市重点中心2023年已出台《质量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实施细则》《绿化工程管理规定》《举牌验收制度》等10项制度。 |
100% |
窗口、
重点中心 |
4 |
207 |
培育壮大绿色装配式建筑,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30%以上,力争绿色建筑工作进入全省前8。 |
一是出台《关于加强亳州市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亳州市绿色建筑专项查验工作指南(试行)》等文件,完善我市绿建装配式建筑闭环管理机制。
二是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65%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均按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等级进行建设。亳芜园区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发展低碳片区。
三是大力引进亳州中联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嘉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绿色建材生产企业落户亳州。2月13日成立了新型绿色建材行业协会,并成功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助力我市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12月份,全市装配式建筑开工257.91万平方米,开工比例40.98%,竣工282.39万平方米,竣工比例26.71%。全市绿色建筑新开工面积364.45万平方米,开工比例100%,全市实现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竣工面积697.29万平方米,竣工比例98.05%。 |
100% |
建管质量中心 |
5 |
208 |
建成并推广使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质量工作中的‘工程质量’”指标位次,保8争7。 |
一是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已全面推广应用。开发完善了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了自动预警、电子签章、数据统计等功能,全市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及项目参建主体已全面应用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在第三季度,市住建局再次对全市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平台使用培训。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238个项目通过平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我考评。二是完善质量监管制度,出台了《关于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靠前服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住宅工程渗漏及裂缝防控治理方案》等文件。三是严格落实省厅相关制度,目前全市49个项目开展了业主开放日活动,涉及房屋44059套,邀请30943户,参加业主开放日活动业主12833户,其中5001户反映质量问题7894条,截止11月底已得到解决7278条问题,解决率92.2%。四是规范工程质量投诉,出台《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规范投诉受理程序,积极引导住户依法维权。 |
100% |
建管质量中心 |
6 |
209 |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 |
2023年1-12月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9.99%,1-12月份市住建局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暗访督查10次,截止12月份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量60.51万吨。 |
100% |
村镇科 |
7 |
210 |
督促县区完成891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
2023年省住建厅下达我市农村危房改造891户任务,现已全部竣工并完成补助资金拨付。 |
100% |
村镇科 |
8 |
211 |
督促县区完成棚改新开工5183套,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887套(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215户。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城乡建设管理中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指标位次,保持前5位。 |
2023年,全市棚户区计划新开工5183套,已开工5415套,开工率为104.48%。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887套(间),截至目前,已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911套,完成率102.7%。计划发放租赁补贴1215户,已发放1594户,完成率131%。 |
100% |
住保科 |
9 |
212 |
督促县区完成4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难安置中的‘老旧小区改造’”指标位次,保持全省前5。 |
2023年,全市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7个,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 |
100% |
住保科 |
10 |
213 |
完成2023年度城市体检工作,确保不失分。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与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确保不失分。 |
2023年度亳州市城市自体检报告已按要求于12月10日报至省住建厅。同时,坚持每季度对全市36处城市黑臭水体水质检测一次,确保持续达标,截至目前已开展四次。 |
100% |
城建科 |
11 |
214 |
统筹推动全市住建系统54个城建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常态化开展。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城乡建设管理中的‘城市更新’”,确保不失分。 |
2023年,全市实施城建重点项目54个、完成投资75.8亿元。目前,已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集成性打包项目11个,总投资约140亿元,已完成融资授信83.5亿元。 |
100% |
城建科 |
12 |
215 |
编制完成《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已编制完成,6月30日通过专家评审。 |
100% |
城建科 |
13 |
216 |
完成年度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力争38%以上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确保在2023年省对市考核中不失分。 |
2023年,我市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及评估工作,11月10日已将海绵城市建设评估报告上报至省住建厅,已完成海绵城市达标分区面积占比达39%。 |
100% |
城建科 |
14 |
217 |
推动落实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编制完成《亳州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规划》(2023—2035年)及2023年分季度任务清单和项目实施清单,推进年度任务落实。 |
《亳州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规划》(2023—2035年)及2023年分季度任务清单和项目实施清单均已编制完成,建设项目正在按照序时进度推进。 |
100% |
城建科 |
15 |
218 |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完成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度评估报告,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保持全省前3。 |
已完成历史文化名城评估报告编制工作,省对市绩效考核结果暂未出具结果。 |
100% |
名城办 |
16 |
219 |
完成市本级88处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工作。 |
已完成市本级88处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工作。 |
100% |
名城办 |
17 |
220 |
积极培育特级资质企业,力争1家施工甲级资质企业完成特级资质申报工作,增强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 |
今年重点培育亳州建工有限公司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甲级)晋升特级资质,相关资料已于6月份上报住建部,专家审核后提出了问题,已经对问题已经进行整改完善,于9月15日重新上报住建部。 |
100% |
建管质量中心 |
18 |
221 |
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建筑业总产值”指标位次,保11争10。 |
市住建局印发了《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业产值等相关工作包保提升工作方案》,市质量中心成立7人建筑业产值帮扶工作专班,主动联系帮扶企业,靠前服务,积极宣传省市建筑业发展支持政策措施,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入库纳统情况及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困难,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增加企业建筑业产值,做到能统尽统、应统尽统,绝不漏统。上半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1.74亿元,增速8.5%,位列全省第一。三季度全市上报建筑业产值127.92亿元,增速9.8%,省统计局尚未反馈排名情况。 |
100% |
建管质量中心 |
19 |
222 |
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城乡建设管理”指标位次,保8争6。 |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省对市绩效考核结果暂未出具结果。
棚户区改造:2023年,全市棚户区计划新开工5183套,已开工5415套,开工率为104.48%。
保障性租赁住房:2023年,全市计划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887套(间),截至目前,已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911套,完成率102.7%。
老旧小区改造:2023年,全市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7个,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
城市更新:2023年全市实施城建重点项目54个、完成投资75.8亿元。目前,已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集成性打包项目11个,总投资约140亿元,已完成融资授信83.5亿元。
城市体检:2023年度亳州市城市自体检报告已按要求于12月10日报至省住建厅。
海绵城市:2023年我市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及评估工作,11月10日已将海绵城市建设评估报告上报至省住建厅,已完成海绵城市达标分区面积占比达39%。
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筑节能工作:一是出台《关于加强亳州市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亳州市绿色建筑专项查验工作指南(试行)》等文件,完善我市绿建装配式建筑闭环管理机制。
二是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65%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均按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等级进行建设。亳芜园区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发展低碳片区。
三是大力引进亳州中联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嘉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绿色建材生产企业落户亳州。2月13日成立了新型绿色建材行业协会,并成功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助力我市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装配式建筑开工257.91万平方米,开工比例40.98%,竣工282.39万平方米,竣工比例26.71%。全市绿色建筑新开工面积364.45万平方米,开工比例100%,全市实现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竣工面积697.29万平方米,竣工比例98.05%。 |
100% |
城建科、名城办、住保科、建管质量中心 |
20 |
575 |
完成亳州学院五期(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施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
根据2023年6月1日秦凤玉市长专题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安排事项中“先急后缓原则,倒排时限,统筹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项目各单体项目建设进度”、“重新商定交付时限,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按照下浮后中标费率施工结算价最高不超过9.13亿元的工程控制价,本着实用、节约的原则,优化设计施工图,避免过度设计”的精神,针对优化追加的建设内容,已重新商定交付时限,计划2024年9月1日前全部完工。
目前,29个单体均已封顶,2#、5#宿舍楼,食堂,教学楼南楼已竣工验收,其他单体正在装饰装修及收尾工作。 |
100% |
重点中心 |
21 |
576 |
启动汤王大道(人民路—药都路)和建安路(交通路—药都路)2条道路“白加黑”工程。(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
汤王大道和建安路2条道路“白加黑”工程已于6月12日、13日完成施工招标,现已竣工验收。 |
100% |
重点中心 |
22 |
577 |
完成市职教园区(一期)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
该项目20栋单体已全部封顶。 |
100% |
重点中心 |
23 |
578 |
完成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配套管网建设项目一标段施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
已于6月份完成建设。 |
100% |
重点中心 |